成年人的默契,是心照不宣的疏远
最近发现一件蛮让人难过的事,就是毕业几年后,身边的好朋友逐渐减少。
好不容易从忙碌的工作中停下来,翻遍通讯录和微信,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而微信里很久没联系的朋友突然找你,基本上跑不出三件事:婚礼邀请、朋友圈点赞拉票和拼多多砍价,偶尔还要加上一件:“清好友”。点开朋友圈想了解旧友近况,却显示“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看着聊天框,连聊几句的心情都没有。
昔日的好友就这样安安静静躺在通讯录里,不悲不喜,不删不聊。就像衣柜里的衣服一样,不穿也舍不得扔。
所有亲密关系之中,友情似乎是最脆弱的一种。没有一根能够联结的坚韧纽带,稍微松懈一点就归还给人海,销声匿迹。
当初很好的朋友,为什么走着走着就散了?
大家对成年之后友谊的褪色无能为力,各自站在自己的生活里,遥遥相望。
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生活中的琐事足以让人疲于奔命,又有多少时间去和昔日的好友互动?
踏入社会后,曾经建立在共同兴趣或志同道合之上的情谊,也抵挡不住现实的压力。
我们都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现实:有些人,最终只会成为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现代人的友情,都是从“我扫你”开始,然后捧场点赞,群发祝福,抢车票加速,拼多多砍价。
唯一一次正经说话也许就在刚加微信的时候。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让交友也变得更加模式化,熟悉的不熟悉的,联系的不联系的,都留了下来。
其实大多数人都在过一种“没有朋友日子还得过”的生活。不管好坏,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人生,对别人来说,不过是一段小插曲。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日子最终还是要自己过,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只有自己知道。
友谊这个东西被世人赋予过于神圣的地位,它似乎跟永恒没有太大关系,换了空间时间,总会有人离去,也总会有更与当下的你心有相通的同伴不断出现,来陪你走接下去或短或长的一段路。
人生需要减法,也需要加法,减法和加法都可以为人生增值。每一段友谊中获得的情感支持,不会因为一段友谊的结束而变成假的。我们无需太念念不忘,也不要期待有什么回响,而是要接受“任何关系都是有限期的”这件事情,从同路者中寻找同伴而非硬拽着旧人一起上路。
成年人的友谊,随着成长会渐渐剥离掉所有肤浅的东西——无需陪吃陪喝陪聊八卦,不必再通过交换秘密换取信任,甚至也不为抱团取暖。最好的朋友,即使没有每天陪伴,也一直为对方留着位子。你需要,我出现;我尽力,你决定。
时间能冲洗的,只是生命中的过客,但冲不散真正的友谊。昔日的好友你还有联系吗?是否随着时间渐行渐远?
不联系,不代表不想念
不提及,不代表不想起。
有情有义的人,都不会把彼此真正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