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速扒入 > 生活 > 正文内容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速扒入2018年09月16日生活1762

不知前世谁是我,此生过后又为何!生老病死痛折磨,更有相思无人说!

从哇哇啼哭落地,到风雨飘摇的残年,人生被残酷轮回!

"家"一一一个多么平凡而又温暖的称呼。

无论你身处何处,无论你腰缠万贯还是不名一文,年关除夕之际,无论你是坐飞机还是骑摩托,在大山深处的篱笆墻内,灯光总在昐着游子的归来⋯

农村是人情的社会,生活在农村,会被亲情、友情、爱情所包围!但是在我看来,还有一种情比山高、比海深,这就是父母养育之情!俗语“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这句农村俗语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是讲述的父母的恩情,但是它的下半句更是精华,可惜很少人知道!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人活世间难免有过不去的坎,有迈不过去的山,但是只要想想远在农村生活的父母,心里就有依靠,也会更加的努力去闯去奋斗,因为父母给我们足够的安全感!然而这句俗语的下半句,“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句更是经典!

这后半句的俗语,含义是,如果父母不在了,那么对于我们身为人子,如何来面对以后的人生呢?父母在时,哪怕我们在大,在他们眼里依然是小孩,依然可以面对他们撒娇淘气,不管是事业成功和失败都能向他们倾述,而父母不在了,自己也变成了最孤独的人,生活的不易,生活的艰辛,只能自己扛,再也没有依靠的港湾了!

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在他们眼里,不管你多大多老,都还是个孩子。

人间最大的就是父母之爱了吧!他们无私的,无条件的,不计成本的保护你,帮助你,所以,父母在的时候,你总会觉得有个依靠在后面,有个港湾永远属于你,那里就是你的本源,你的根!成年后,离开他们了,工作累了,不开心了,你第一件事就是想:回家!有时你觉得是你去看他们,不如说是潜意识的去给自己的心灵,寻求片刻的安慰!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来处无法选择,归途只是开始。

有父母在的地方永远都是你的家,无论你走多远,有什么样的委屈和痛苦当你回到父母身边,一切都可以释怀放下。如果父母不在了,你的苦和痛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其隐身意思是说:父母健在,有能力可以为子女遮风挡雨,要好好珍惜这个时光,多多孝敬父母,学习生存技术和本领,学会自立不要让父母担心挂念。等父母不在了,所有痛苦只能自己承担承受,到那时不会在有诉苦的地方了。

父母在,不远游,可是现在这个社会基本上都是在漂泊远游,在追求着所谓的梦想,但是等到真的意识到岁月流逝,父母年迈,才发现时间都不知去哪了,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因为总有一天父母终将离开我们,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父母在的时候,家是心中永远的港湾,因为在那个地方有个灯塔,不管你在哪,那个灯塔永远亮在你的心中,哪天父母不在了,那个灯塔也就不在了,在这茫茫宇宙中,心灵的寄托随着灯塔的显示再也没有方向,那是谁也替代不了的,那个方向永远的留在了心里却永远也回不去!

父母去了以后,我们生命前的大山轰然崩了,无论生活多么不易,我们又将站在村口,眺望村口大路,因为我又是父母了!

多少年后,我们也许会看到先去父母的影子在村口不舍的游动,昏花的老眼颤抖着双手向父母扑去!

父母在的时候,如果回去的时候是个家,家就是温暖的,你就还是个孩子,有什么事情和父母说说商量,父母如不在了,你倘若回去,没有地方回了,没家的孩子,就没有依靠了。虽然有弟、弟媳侄子,那不是家,是亲戚了。祝父母身体健康。家就在。还有回去的路。

相关文章

骨子里的高贵!

关于什么是高贵,我最最欣赏的回答,是作家梁晓声的四句概括: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 1 - 一位叫做“Judy”的空姐,在微博上讲了一件关于刘诗诗的趣事。因为是空姐,在飞机上服务,Judy常会遇见各种大咖和明星。 但这些大咖和明星都没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直到前...

单田芳——一个时代的远去……

曾经,于乡野之间,无忧无虑,对外界亦无所知……那时,电视还是稀罕物,节目也不甚多,于是每日听他的小说联播就成了一种奢侈和享受……依稀记得,小学时,每每早上总是边吃饭,边听他的小说,听完后才小跑着去上学……《白眉大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听得犹为开心……他那这沙哑的声音,听来总是带着历史的沧桑,像一个老者,讲述...

你的教养,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你的教养,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01 最近,朋友圈被下面这个可爱的偷拍刷屏了。 天津某条地铁上,一个小孩在年轻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妈妈怕孩子的脚踢到邻座的人,弄脏他人的衣服,就用手捧住孩子的鞋子。地铁到站前,她一直保持着同一个动作未曾变过。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则类似新闻。 也是在地铁上,一名男乘客不顾周围人的反对在车厢内吃蒜,并且肆意将蒜皮扔...

比没钱看病更可怕的是,死得没有尊严

问过大部分人: “你怕死吗?”“怕,怕得要死。”“那,为什么你还要熬夜?”“......”现在的年轻人,一边怕死,一边作死。 每逢一段时间,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新闻: 15 岁高一男生为了提高学习...

世界正在偷偷惩罚透支身体的人

01 去年,“中年+保温杯”的段子席卷了网络。在有些人的眼里,这是老年人的标配;但是,在经历过病痛和死亡折磨的人眼里,这是保护生命的必备。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只有病痛和死亡才是最好的鸡汤。早几年看到的话,我一定也会如很多凌晨一二点依然活跃在线的熬夜党一样,对此嗤之以鼻,因为,生命在于运动,睡觉休息之类的事简直是在...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要学会折腾

古人有名名言:树挪死,人挪活。这句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树木挪来挪去的折腾,必然会伤根而渐渐失去生命力;而人则相反,人在一个地方混不下去了,就要想着挪一下地方,换一个工作环境,就有生机,就有转运的可能。所以,当我们落魄的时候,特别是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请学会折腾。 比如,在你创业初期,要学会折腾。 在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