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速扒入 > 生活 > 正文内容

被指“舆论逼宫”,谁给了滴滴“停工多夜”以挟市场的底气?

速扒入2018年09月13日生活567

近日,一篇名为《滴滴消失的第一夜:司机走投无路 乘客也无路可走》的文章刷爆网络。文中截取多个场景,渲染着滴滴深夜停运后,路边乘客打不到车的无奈和黑车司机漫天要价的贪婪,有意无意地营造一种“人们根本离不开滴滴”的感觉。由于滴滴本轮停运恰是在联合调查组进驻之后,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此奇怪的整改做法更像是一种“舆论逼宫”。


到底有没有打“逼宫”的小算盘,只有当事方自己心里清楚。但很显然,在舆论风口浪尖如此行事,多多少少会给人一种祸水他引的既视感。这“锅”便很自然地被扣到了“有关部门”头上,名曰此乃“官方要求”。可事实呢,据报道,滴滴此举不仅政府不知情,连专家也无法理解,甚至认为这一做法本身已经涉嫌“违规”。


如今,滴滴承诺的整改时限已经过半,虽然“打车难”依然,但舆论反馈已渐渐由起初的“想它”转向“随它”。因为这短短几天,人们不仅真切地发现,网约车已经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清晰地看到,将这份刚性的出行需求毫无保留地建立在一家野蛮生长的企业之上,会是多么脆弱。从这个意义上说,滴滴此番之所以敢于“停工多夜”以挟市场,很大程度就是出于对其事实垄断地位的绝对自信。在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下,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企业掌握着整个行业的议价权与控制权,消费者也就成了可以被随意侵犯的“弱势群体”。


垄断的弊端显而易见,滴滴能够在短短几年迅速做大、直至独占鳌头,着实值得反思。事实上,早在滴滴、快的两大巨头合并之时,市场上对于其事实垄断的担忧就已存在,及至后来收购优步,更让这份忧虑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速度化为现实。曾经的高额补贴瞬间不再,“任性加价”“随意派单”等问题接踵而来。虽然这些年舆论对滴滴的声讨一刻也没有停息,但对业已坐大的“行业霸主”而言,口水显然已经没有了杀伤力。


由此观照我们当前的整个互联网领域,其实许多行业都在跑马圈地、“烧钱大战”后形成了自己的巨头企业。如果这些企业统统碰不得也改不了,否则就停摆的话,那么今天是这家企业下线整改导致“打车难”,明天会不会那家企业关闭测试引发“通信难”?


在完全开放的经营领域,避免垄断是基本的“游戏规则”。尤其是不涉及国家经济命脉,又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民生领域,更需要“你追我赶”的竞争压力来确保市场活力与供给质量。“之所以相信市场经济,主要原因是市场鼓励了自由且有效率的竞争”,因此,一旦有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减少消费者福利,我们就要坚决反对。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在竞争环境里,生产者、经营者才会有动力与压力去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管理效率。


滴滴现在的困境恰恰说明,国人庞大的出行需求不能放在有限的篮子里。我们期待有更多便捷安全的出行选择可以让公众“用脚投票”,届时,相关企业自然会将重视消费者安全视为义务和责任,而非讨价还价的筹码。

相关文章

1300万阅读的“卸载滴滴“,让程维柳青跌落神坛

1300万阅读的“卸载滴滴“,让程维柳青跌落神坛

滴滴最有话语权的两个人,道歉了。 这是在巨大舆论压力之下的应对。命案曝光的一刻起,汹涌的讨伐涌向了滴滴。 在柳青为数不多的微博里面,最近的更新是在5月16日对空姐遇害案后,滴滴发布顺风车整改的公告。微博评论区里,来者不善,评论者不啻以最大的恶意问候柳青。 事实上,道歉也显得不够诚意。一封打印体的公开道歉书,联合署...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