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速扒入 > 生活 > 正文内容

《人间世》60万一个肺,值不值得?

速扒入2019年03月18日生活1634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 2 日,全国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达 845599 人,实现捐献 21018 例,捐献器官 59758 个。

我国的器官资源紧张,平均一个器官有 30 个人在等,我希望自己能贡献一些绵薄之力。

当我们自由畅快的呼吸时,都应该倍感珍惜,因为正常人看似轻而易举的动作,对于那些尘肺病人来说就是一种奢望。

《人间世》第二季第三集将镜头对准了尘肺病人,据了解,中国目前至少有 600 万尘肺农民患者,尘肺病是我国的头号职业病,占所有职业病的 80% 以上,多发于充满尘埃的地方。

这是一种“穷病”,因为患上这种病的通常都是,为了生计或者给家人更好生活而选择了高收入但工作环境极端恶劣的职业,比如:煤炭工人、纺织工人、电焊工人、隧道工人、雕刻工人等等。

“长时间的吸入大量灰尘,他们的肺就像石头一样。”我记得有一个镜头是,做完肺移植手术后,医生取下患者的肺用刀割都割不动。

《人间世》60万一个肺,不值得?医生无奈的说出了大实话

这样的肺让他们呼吸格外的困难,一口气上不来,就可能会活活憋死。

这些尘肺患者平时只能靠戴着呼吸机,艰难的生活,如果不做肺移植,那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条路:死亡

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是全国肺移植手术量最大的中心,院长陈静瑜自从 2002 年 9 月 28 日完成了我国的第一例肺移植,到现在的十几年间,他和他的团队完成了中国将近 70% 的肺移植手术。

《人间世》第二季的团队在那里蹲守拍摄了 234 天,接触了 18 位尘肺病患者,最后影片选择呈现了“两对父子的换肺故事”。

故事1:我们要博一下

廖连和是一位老人,来自淮南矿务局,被尘肺困扰了 20 年,在他儿子廖延龙的百般劝说下选择来到了无锡市人民医院做肺移植手术。

陈静瑜院长跟患者的家属们说:肺移植平均费用要 60-70 万,死亡率是 20% ,就算手术顺利,后面还要过感染和排异的一关,假如大家经济上很紧张,建议不要做,不希望病人赌博来做肺移植。

廖延龙告诉陈院长,他父亲的病实在没办法救治了,才来博一下。他卖掉了车子筹了 60 万,铁了心要给父亲做肺移植,哪怕只有一丝的机会,他都希望父亲能舒服的活下去。

《人间世》60万一个肺,不值得?医生无奈的说出了大实话

幸运的是,廖爸爸等到了供体,手术也还算顺利,然而不幸发生在后续的感染和排异那一关。

当医生说病人瞳孔已经大了的时候,廖妈妈扑通就跪了下来给医生磕头:“医生,求求你,医生,求求你......”

然而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个孝顺的儿子,也没有可怜他慈祥的母亲,廖爸爸还是走了,一直忍着眼泪的他,到最后哭得让人心疼.......

在父亲去世后一个月,廖延龙带着自家种的花来看望曾经帮助过他父亲的医生和护士们。下面是部分对话内容:

廖延龙:我爸爸的手术很成功,但最后他还是没挺过来。谢谢你,医生!

医生:你心真好啊,这样还来感谢我们。我们也很难过,你们也尽心尽力了。

廖延龙:送你一盆小花,是心形的,一定不要多浇水啊,我们家就是种花的。

这无疑是最好的医患关系了,医生倾尽了全力,家属心怀感恩。生命无常,人性总是闪耀着光辉。

故事2:父爱如山

戴照章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父亲,他的儿子戴向群是磨砂工人,被尘肺折磨得只剩皮包骨。

《人间世》60万一个肺,不值得?医生无奈的说出了大实话

每天要靠氧气机才能勉强呼吸,戴向群自己说,以前可以一口气从一楼爬到九楼,现在天天吸着氧连楼都爬不了。

为了给儿子筹集去无锡做肺移植的钱,戴爸爸在村子里一家一家的借钱,都记在本子上。他说,最多6个月,年底人社局报销之后,要把钱一分不差的还给乡亲们。

戴向群的病最终被认定是职业病,那一纸工伤认定是戴爸爸跑了三年多的结果。他无疑是幸运的,即便过程艰难,但好在最后有了职业病鉴定,大部分的费用是可以报销的,否则 60 万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不可想象。

然而,还有一部分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没有固定单位,没有签署劳动合同,或者找不到老板,无法确认之前的劳动关系,所以只能倾其所有,把之前赚的所有钱拿出来做肺移植,给自己找条生路,同样的病症完全不同的境遇。

幸运的戴向群等来了肺源,在无锡市人民医院的楼道里,氧气没了,他呼吸困难,走不动,只能蹲着,戴爸爸左手拉着行李箱,右手提着几个大包回头说:“我来背你......”

病床上的儿子说:“以前是我命由天不由我,现在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他的眼睛里分明闪烁着希望。

《人间世》60万一个肺,不值得?医生无奈的说出了大实话

合适的肺源终于出现了,儿子在里面做手术,戴爸爸和儿媳妇守在外面,儿媳妇害怕得一直哭,老父亲一脸坚定的说:“别哭,怕什么......有我在这撑着腰,你怕什么......交给医生,他会负责的,他是救死扶伤的。”

手术成功了!在监护室外,戴爸爸看着里面的儿子笑得那么开心,朝他挥了挥手,抹了一把眼泪,这是我看到他唯一一次哭。

《人间世》60万一个肺,不值得?医生无奈的说出了大实话

过了感染和抗排异那关,戴向群拔掉了管子,一身轻松的走在医院的楼道里,父亲在他身边竟显得那么瘦小,一家人终于可以健康开心的吃一顿团圆饭了。

血浓于水,父爱如山,亲情是战胜病魔最大的力量。

写在最后的感悟:

“病者以命相托,医者唯有一心赴救”这是陈静瑜院长经常在微博上说的一句话。

他是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奔走参会,为民请命,呼吁关心尘肺病患者;呼吁用立法的方式放开尘肺病诊断,让病情早诊断早治疗;呼吁肺移植纳入医保,让更多的尘肺病人能够得到救治。

所谓医者仁心不过如此,向我们伟大的医疗工作者致敬。

随着尘肺病人越来越多的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这几年,政府救助尘肺病人力度也在逐年加大。

针对尘肺病人的低保、医保、职业病鉴定一系列的政策相继出台。

《人间世》60万一个肺,不值得?医生无奈的说出了大实话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商业保险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重疾险中 25 种法定重大疾病就包含重大器官移植手术

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病人得到救治,而我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做的或许只有保持关注和献上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生命可贵,在我们普通人看似稀松平常的东西,却是别人花费重金、和毕生精力都在追求的。

最后,借用片中廖延龙的一句话共勉:一定要把身体搞好,别的都是假的。

相关文章

白岩松:请认清崔永元的嘴脸

台上台下,我们都需要读一个真实的小崔。有人看到《严肃的崔永元》这个小标题,一定会有些异样的反应:“白岩松这小子哗众取宠,怎么把严肃和崔永元画上了等号?”但我还是想以此提醒诸位,千万别被表象所迷惑。笑声背后的崔永元,与屏幕上的白岩松有共通之处。而严肃背后的白岩松,可能也有屏幕上小崔的幽默风趣,因为没有不复杂的人。记忆力,...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不知前世谁是我,此生过后又为何!生老病死痛折磨,更有相思无人说! 从哇哇啼哭落地,到风雨飘摇的残年,人生被残酷轮回! "家"一一一个多么平凡而又温暖的称呼。 无论你身处何处,无论你腰缠万贯还是不名一文,年关除夕之际,无论你是坐飞机还是骑摩托,在大山深处的...

你的教养,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你的教养,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01 最近,朋友圈被下面这个可爱的偷拍刷屏了。 天津某条地铁上,一个小孩在年轻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妈妈怕孩子的脚踢到邻座的人,弄脏他人的衣服,就用手捧住孩子的鞋子。地铁到站前,她一直保持着同一个动作未曾变过。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则类似新闻。 也是在地铁上,一名男乘客不顾周围人的反对在车厢内吃蒜,并且肆意将蒜皮扔...

听说要拆迁了,村里人纷纷开始怠工、赌博、借钱买豪车

拆迁消息传来后,村里人都显得十分阔绰。讲话更有气度了,抽烟抽最贵的,下馆子也动辄上千。这成了我记忆中金牛村最后的繁荣景象。一2008年暑假的一个下午,父亲老早就从上工的地方回来,买了一袋熟羊肉,拎着一瓶从来舍不得买的酒,显得格外兴奋,见了母亲就说:“咱们村要拆迁了! ”拆迁是村民们最大的期待。在这些苦了大半辈子的劳动者...

医生中秋收礼10万,岂能行政处分了事?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日益便捷和多元化,什么“送礼清单”、“回扣清单”、“出国考察清单”、“国土局公款吃喝结帐单”之类以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各种各样的清单、账单,一不小心就被“别有用心者”曝了出去,掀起轩然大波,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多少窥视到了某些领域存在的潜规则、明规矩,以及腐败现象之严重。这两天,一份“医生中秋节...

堵,证明你没被时代剩下

国庆长假,第一天去看父亲,第二天收拾房子,第三天打算在家歇息,不想一早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同去西山苍门关。我说景点肯定堵车,来回不易,朋友说没事。 那好吧,赶紧换了双鞋,出门登车,绕南二环,上平宁路西延大道,一路奔往西山。 才刚刚看到山影,车就走不动了。八车道的大路呀,满满的都是车,开始还能蚂蚁般爬行,后来干脆寸步难...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